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一种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该菌血清型众多,且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药物治疗作为当前养鸭业生产中重要的防治措施,导致该菌产生广泛耐药性。但对该菌的耐药机制知之甚少。
鸭疫里默氏菌CH-2株为高浓度林可胺类耐药(林可霉素MIC为128µg/ml)。分析发现CH-2株基因组上的G148_1775基因,编码260个氨基酸,与其他已报道的林可胺核苷酰基转移酶的相似性小于41%,为新的林可胺耐药基因lnu(H)。将lnu(H)基因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表现出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的增强;通过基因缺失的手段将lnu(H)基因在CH-2株中进行缺失,耐药表型测定结果显示该基因的缺失引起菌株对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性的增加,而当克隆有该基因的穿梭质粒转入缺失株中时,其耐药性又可恢复至亲本株的水平。此外,通过对表达纯化的Lnu(H)蛋白进行酶活测定,表明该酶能够使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林可胺类抗生素失活。质谱分析酶-抗生素反应产物进一步证实了Lnu(H)能够催化林可胺类抗生素的腺苷酰化。最后,通过PCR检测该基因的流行性,结果显示流行率为32%。综上所述,Lnu(H)是一个新的核苷酰基转移酶,通过核苷酰化灭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从而介导了鸭疫里默氏菌CH-2株的高浓度林可胺抗性。
相关研究结果以“A novel resistance gene, lnu(H), confers resistance to lincosamides in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CH-2” 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杂志。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jantimicag.2017.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