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免疫学研究所首次解析鸭坦布苏病毒利用宿主SOCS1 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信号
作者:    发布于:2023-04-15 18:12:43    点击数:

     

     近日,动物医学免疫学研究所贾仁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病毒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连续发表两篇题目分别为“Duck Tembusu Virus Inhibits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through the JOSD1-SOCS1-IRF7 Negative-Feedback Regulation Pathway”(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8/jvi.00930-22)和“RNF123 mediates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SOCS1 to regulate type I interferon production during Duck Tembusu Virus infection”(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8/jvi.00095-23)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利用SOCS1蛋白调控I型干扰素(IFN)信号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该疫病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DTMU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引起水禽免疫器官损伤、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产蛋量下降,常常给水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DTMUV的预感染使病毒不受后期IFN治疗的影响,但DTMUV通过何种途径抑制I型IFN的抗病毒作用尚不明确,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上调原因也尚未阐明。

     课题组阐释了TLR3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表达,上调的SOCS1通过介导IRF7的K48连接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进而拮抗I型IFN信号促进DTMUV的复制。进一步研究发现SOCS1蛋白自身存在K48连接的泛素化修饰,JOSD1作为一种去泛素化酶介导SOCS1去泛素化从而稳定SOCS1的表达,并且JOSD1通过稳定SOCS1的表达抑制DTMUV感染期间I型IFN的产生。


      虽然阐明了DTMUV感染期间SOCS1的上调机制,但是何种E3泛素连接酶介导了SOCS1的泛素化尚得到证实,课题组深入研究发现,RNF12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通过其RING结构域与SOCS1的SH2结构域结合,促进了SOCS1的K114和K137位点的K48连接泛素化和SOCS1的蛋白酶体降解,最终促进了TLR3/ IRF7诱导的I型IFN表达并抑制病毒复制。

      该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DTMUV感染期间病毒利用SOCS1蛋白调控I型IFN信号的一种新机制,首次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RNF123介导SOCS1发生K48连接泛素化,也为阐释其他黄病毒是否利用SOCS1蛋白抑制I型IFN信号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动物医学免疫学研究所2020级预防兽医学博士研究生黄山芝为第一作者,程安春教授和贾仁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83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078)等项目的资助。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