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 AR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可导致家禽免疫抑制,引发感染鸭不规则出血、脾脏坏死等症状。自2017年以来,ARV感染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威胁中国养鸭业的重要病毒性疾病。为揭示ARV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AR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18小时后的基因表达变化,发现3,818个mRNA表达上调、4,573个mRNA表达下调,同时鉴定出472个上调的lncRNA和345个下调的lncRNA。通过qRT-PCR验证,进一步确认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并发现PARP9、TLR7、TRIM33和ATG5等基因显著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ARV感染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功能性lncRNA-MSTRG.9284.1(本研究命名为linc000889),该分子可在转录、翻译水平及病毒滴度方面显著抑制ARV的复制。这一发现为深入解析ARV感染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开发新型防控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ncRNAs and mRNAs revealed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avian reovirus infection”为题,于2025年2月发表于中科院TOP 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DOI: 10.3389/fmicb.2025.1539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