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免疫学研究所近日成功鉴定并命名了新种鸭伯杰菌(Bergeyella anatis sp. nov.)。该发现不仅丰富了全球微生物物种资源库,也为深入理解禽类呼吸道菌群及其在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视角。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原核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国际系统与演化微生物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研究团队通过对来自我国四川、安徽、陕西三省健康鸭上呼吸道的菌株进行分离,运用“多相分类学”这一国际标准方法,结合生理生化鉴定及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这5株菌在遗传和表型上均与伯杰菌属内所有已知物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首次从禽类宿主中发现并命名伯杰菌属(Bergeyella)的新成员,极大的拓展了该菌属的生态分布。同时研究还揭示了该新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这一发现为“同一健康(One Health)”框架下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与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团队将该菌命名为鸭伯杰菌(Bergeyella anatis sp. nov.),模式菌株为RCAD1439T(= CCTCC AB 2024048T = GDMCC 1.4426T = KCTC 102274T),其分类地位已得到国际原核生物系统学委员会(ICSP)的官方确认(https://lpsn.dsmz.de/species/bergeyella-anatis),并被录入全球原核生物名称列表(LPSN)。
该研究由四川农业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完成,程安春教授和朱德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3YFD1800202)和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CARS-42–17)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9/ijsem.0.006901

图 基于鸭伯杰菌RCAD1439T的16S rRNA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